怎么给博士军团当好“博导”?

可能看我是一个女生,有人会问我,当PL难吗?我挠挠头,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PL要“从独立贡献者的单打独斗”转身到“带着团队、兄弟们冲”,这应该是最难的一点。这就好比赛跑,原来我只是一个人冲刺,我可以控制我的能力、体力、随时调整策略;但现在是一场“多人多足”的比赛,限制团队胜利的可能是短板、可能是大家的步伐配合,而PL就是这支队伍的参与者、总教练,要对自己、对团队、对组织负起责任。这就从一个简单的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了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涉及工程技术、心理学、管理学。

大概是我入职表现还不错,团队便把优化电源发热的任务安排给了我,我们在项目组成立了攻关团队,我新人一个,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发热问题、义不容辞地拉着材料、器件、用户体验和功耗等多领域专家,边学边干,把问题一点点剥开、一点点改进。刚开始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本领域的事情,在发热问题的投入上需要很多沟通协调,但随着攻关的深入,为了产品最终上市的综合体验成功,大家都不再只盯着自己领域的“一亩三分地”业务。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户外电源系统与结构太过紧密而精密,问题多是跨领域的。一方面,需要一支技术精深的战友团队,取长补短、相互激发,高效寻找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需要个人有系统、开放的思维,不断学习跨领域的知识与工具,耐心剖析系统中盘根错杂的关系,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知识。

攻关实战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与成长的过程,这对我后来转型PL带领团队开展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组建伊始,我的小团队由4名来自物理、控制和热工程不同专业的新员工博士组成,是一支小型的博士军团。我这个“博导”当得那真是压力山大。这些博士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实力都很强,但是新入公司缺少经验,工作习惯还没形成,性格迥异、很有想法。这就导致在工作进展、时间管理、交付质量上有诸多问题,有的不知道“多人多足”的规则与口令技巧,有的压根不想往你指的方向跑,有的有他自己的步调……

左边是产品的进度和组织的要求,右边是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问题,我在两面夹击中真是又着急又委屈。但哭过之后还是要咬着牙挺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历史固化了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做事风格、上进心与主动性,如何驱动、激发自己的兄弟们,以整齐的步伐冲刺跑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断进行思考与实践。

一方面,我的技术实力、素质能力必须要过硬,结合之前项目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实战经验,我在新业务领域上不断学习,无论是温控开发需求从产品线、软硬工各个领域的设计与汇报开发,到调试落地、故障攻关解决,还是大数据着手分析、摸索指标模型,又或是新方向的论文调研学习、自动化代码维护等,我都冲在第一个,脏活累活不挑剔,做到“一个人单挑所有业务,每个业务,要PL上、就能上”。这是服众的基础,也是一个PL个人品牌与个人魅力的基础。

另一方面,兄弟们要力往一处使,全营一杆枪,这个不是简单的我说一你做一、我说二你做二,而要通过清晰的、细节化的、有共鸣的目标和愿景来激发。兄弟们只有主动为了自己认可的那个目标努力思考、奔跑冲刺,才能在团队层面形成合力。这里的关键就是匹配团队成员的成长需求、个人意愿,在业务和个人成长上追求最大的共赢。

小黄是电学背景的博士,具有浓厚的硬件技术热情,擅长单点硬件技术的深入钻研。入职以来,他负责组内“TOP场景发热”白盒化与改进优化的业务,试用期内主要投在HL&LV项目问题上去看护产品场景发热表现、分析高功耗发热问题根因。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项目上测试与交付看护的工作量占比过大,让他感到重复与繁琐,另一方面,大数据与实验室中发现的诸多高功耗发热问题,最后定位下来都是由于软件异常而过度调用硬件资源所致,导致技术的精深方向从硬件转移到了软件上,这与他的技术背景与技术方向不符。另一方面的问题在他的工作结果上尚未表现出什么问题,但是影响了他的工作状态。虽然一切以产品痛点为中心去发挥价值,但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方面不能让博士“所用非所学”、浪费常年积累的背景,另一方面部门导向把博士定位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过量的测试与交付不利于博士长期价值的发挥。在通过几次积极的沟通,我们首先对齐了角色定位,结合团队的三年目标与重点工作规划,梳理了认可的个人三年发展方向,即博士课题“硬件器件低发热研究”,然后清晰认识到当前交付需求的工作内容与理想态工作内容之间的差距。我们达成一致,给出一定的过渡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们将测试流程、一部分的分析能力与工具知识固化下来,形成wiki并在部门内培训,同时将软件类问题汇总打包,合并到组内邢博的课题方向中。

带团队的这两年里,我们有过争吵、有过伤心、有过失望,但更多的是共同成长、进步,看着团队成员们从新员工,转身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牛人,看着团队的业务成果帮助产品热风险高效的评估、拦截、解决,看着终端产品在性能强劲的前提下,夏季发热强度与热舆情一年比一年优化,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与欣慰。而在同时,我个人的技术与知识快速提升、内心与认知也更加强大。这是一个倾注了心血的团队、一个让我成长的团队!